嘴苦是怎么回事,嘴苦检查什么


总是感觉嘴里发苦 , 应该怎么办? 中医认为,口感苦者,常兼有头痛眩晕,面红眼赤,性急易怒,大便干结,舌质偏红,苔薄黄,脉象弦数等症,多为肝,胆有热所致;口苦者,常兼有寒热往来,心烦喜呕,胸肋苦满,默默不欲食,小便赤黄等症,多为胆热上蒸所致.

多吃陈皮、扁豆和枣等可以很好的改善这种现象 。 具体方法:

大枣20克 , 陈皮5克 , 另外再加扁豆25克 , 白芍5克 。 陈皮枣的做法是 , 将扁豆、大枣洗净 , 与白芍、陈皮同放入砂锅中 , 加水1000毫升 , 用文火煎煮至500毫升 , 稍冷后服用 。

陈皮和扁豆都有除湿的作用 , 而且陈皮还可以理气 , 扁豆可以清热 , 至于大枣好处就更多了 , 秋天也是大枣成熟的季节 , 经常吃一些可以补血补气 。
同时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:不吃辛辣食物 , 保持愉快的心情 , 如果长期久坐 , 也要做适当的运动 。
嘴里发苦是怎么回事啊? 多见于急性炎症 , 以肝、胆炎症为主 , 这常与胆汗的代谢有关 。 口苦还可见于癌症 。 美国医学家德维斯医生还发现 , 癌症病人丧失对甜味食品的味觉 , 而对食物发苦的感觉与日俱增 , 这与病人舌部血液循环障碍和唾液内成分改变有关 。 中医认为 , 口感苦者 , 常兼有头痛眩晕、面红眼赤、性急易怒、大便干结、舌质偏红、苔薄黄、脉象弦数等症 , 多为肝、胆有热所致;口苦者 , 常兼有寒热往来、心烦喜呕、胸肋苦满、默默不欲食、小便赤黄等症 , 多为胆热上蒸所致 。
1、从中医角度来讲 , 口苦是由于肝胆湿热而引起的 , 应以清热利湿为主 。 口干口苦一般来说是内热炽盛,阴津不足的表现,可试用清热生津
的中药,药物如下:黄连15g,麦冬30g,芦根30g,白茅根30g,生地20g,赤勺20g 。 三到五付即应见效 。
中医学认为 , 肝气热则胆泄口苦 。 口苦主要是由于肝气郁滞 , 化热犯胃 , 胆火上逆所致 。 因而 , 再治疗上要以疏肝利胆清热为主 , 来处方配伍用药 。 常用的有效方剂一般以小柴胡汤或丹栀逍遥散化载 。
中医另有“以苦治苦”之说 。 由于苦味或食品能泻火、降逆 , 所以用黄连或黄芩适量泡水喝 , 可治口苦;食用苦菜、苦瓜等 , 建议吃些龙胆泻肝丸就可以解决的
2、西医角度来讲 , 口苦多由于胆囊功能差 , 特别是胆囊疾病(胆囊炎、胆石症等)的病人的一种反应 。
3、还有一些由于胃动力差 , 食道存在炎症的人也可为胆汁反流至胃 , 正常情况下 , 胆汁分泌于十二指肠 , 参与油性食物的消化 。 由于致病因素的作用 , 分泌于十二指肠中的一部分胆汁 , 会反流到胃内 , 则出现口苦 。 也会引起口苦 。
4、另外 , 引起口苦的原因还有很多 , 比如消化系统、呼吸系统、心血管系统疾病的人均可出现口苦;口腔本身疾病以及患有某些感染性疾
病 的人也可出现口苦;另一方面 , 有的人生活不规律 , 睡眠休息不足 , 以及打呼噜、张口睡觉、口腔发炎等人群也易出现口苦的
情 况 。 口苦、牙龈出血等情况 应该引起人们的重视 , 如果长时间或者经常出现口苦应及时到医院查找病因 。

有一种大家比较熟悉的药物——维生素C片 , 对任何原因的口苦症都有效 。 维生素的用法是每天三次 , 每次2~3片 , 放舌下含化 , 一般说来 , 轻度的口苦只要服药2~3次就可消失 。 即使是重的口苦症 , 连续服药3~4天也能解决问题 。 服用维生素C无副作用 。 当然 , 使用维生素C片治疗口苦症只是救急之法 , 治标不治本 , 而口苦仅仅是多种疾病或不良生活因素所致的一种表现 , 而不是单独存在的疾病 。 因此为预防和根治口苦症 , 最好的办法是医治原发疾病 , 戒除生活中的不良嗜好 , 如吸烟、酗酒 , 还要注意口腔卫生等 。

推荐阅读